也許你從來沒說過「我有創傷」。 你對自己說:「也沒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啊。」 你看起來功能正常,做事有效率,對他人負責, 甚至悄悄度過了別人不知道的難關。
但在心底,你感到非常、非常疲憊。 你總是緊繃,或不自覺地關掉情緒開關。 親密關係讓你混亂,界線讓你焦慮, 你不斷在心裡問: 「我怎麼會這樣?明明生活還不錯啊?」
這就是 C-PTSD(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)可能的模樣—— 安靜的、隱形的、不容易被命名的樣子。
C-PTSD 不總是來自一次重大事件。 它更常是悄悄地累積: 長期的情緒忽略、混亂的家庭、被迫成熟、被要求永遠乖巧有用、一直處於警戒狀態、習慣壓抑真實的自己。
以下這九個跡象,不是為了貼標籤, 而是一種理解的方式—— 去認識你的神經系統、保護模式, 還有:為什麼療癒對你來說從來不簡單,卻一點都不是你的錯。
1. 你常覺得「太多」和「不夠」,同時存在。
你很敏感,也很有情緒覺察力,但你又會對自己的感受感到羞愧。 你懷疑自己的反應,為自己的需求道歉,擔心自己太占空間,卻又害怕自己根本是透明的。 這種內在衝突,是情感創傷倖存者的常見模式。
2. 即使生活還不錯,你還是活在「生存模式」。
你有份好工作,生活看起來穩定。但你的身體從未真正放鬆。總是胸口緊、下顎咬緊,或像是在等待什麼壞事發生。 你不是誇張,你的神經系統只是在做它熟悉的事:時刻準備應對威脅。
3. 你經歷「情緒型閃回」。
不是影像畫面閃回,但你會突然陷入強烈情緒:羞愧、恐慌、麻木、憤怒。 你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,然後開始責怪自己。 其實,這往往是身體記憶正在啟動,重現當初為了生存的狀態,即使你的大腦「記不得」。
4. 你無法信任自己(但你渴望能夠)。
你反覆思考每個決定,問很多人的意見,甚至連小事都覺得難以選擇。 如果你曾經被情緒操控、被批評、被忽視,那就很合理。 你的內在指南針曾被扭曲,為了配合別人的地圖生存下來。
5. 你把「討好」誤當成「愛」。
你以自己體貼、可靠、善解人意為傲,但內心的恐懼是: 「如果我不夠完美,他們還會愛我嗎?」 討好不是你的個性,而是你曾經必須用來保護自己的策略。
6. 你比自己以為的,更常處於麻木或解離狀態。
你做著生活裡的事,微笑、完成任務,但你感覺不到自己——和身體、快樂、飢餓、痛苦的連結。 這不是偷懶,不是沒動力。這是身體保護你免於崩潰的方式。
7. 即使做了很多內在工作,你還是忍不住自責。
那個聲音還在說:「你不夠好」、「你應該早就走出來了」、「你太敏感了」。 這聲音不是你本來的樣子。它是一個保護性的內在部分,源自多年來內化的羞愧。
8. 你渴望親密——但也害怕它。
你想要深層連結,但當有人靠近,你會逃避、關閉、或因衝突而恐慌。 這種推拉,是一種關係型創傷的跡象——當「愛」過去是忽冷忽熱、不安全的時候。 你不是壞掉了,只是你的神經系統,還在等待一種真正安全的愛。
9. 你覺得自己「哪裡怪怪的」,卻說不上來。
你一直在問:「我為什麼會這樣?」 你帶著一種說不出口的哀傷,對童年的缺失有著深深的渴望,也怕自己會把這些痛複製下去。 這不是「壞掉」的證據,而是「覺醒」的跡象。你有療癒的能力,真的。
為什麼會這樣?
複雜性創傷,往往發生在人與人的關係中: 當那些本該保護你、理解你、回應你的人,做不到或選擇不做, 當「愛」變成有條件的,當情緒被責備、被忽視時, 你的神經系統就必須適應。
你變得過度敏感、過度努力、自我壓抑,或情緒封閉—— 不是因為你有缺陷,而是因為你曾經必須這樣,才能活下來。
但「活著」,不等於「真正地活」。 你的身體知道這點。 這就是為什麼,那些你努力壓下去的症狀,總會冒出來—— 不是來折磨你,而是來請求你去看見它們。
療癒,會是什麼模樣?
療癒 C-PTSD,不是「修好自己」, 而是一點一滴學會: 如何在身體裡、在人際關係裡,在真實的自己裡,感到安全。
可能的樣子包括: ✨ 和那些曾被流放或壓抑的內在部分建立信任 ✨ 透過音樂、身體律動、呼吸,把羞愧從身體裡釋放出來 ✨ 找回你的聲音、界線、情緒需求 ✨ 學會活在「自我」,而非「生存模式」
這份工作是溫柔的、非線性的, 你不需要自己一個人走這段路。
如果你讀到這裡,感到某種共鳴——
我每天都在陪伴像你這樣的女性: 創意豐富、感受深刻、能力極強, 她們早就努力了很久,卻仍然背負著成長過程中, 那種「沒被看見」、「沒被聽懂」、「太早長大」的隱形傷痕。
在我們的工作中,我會尊重你的節奏。 我們會用音樂、意象、內在部分對話的語言, 慢慢解開過去的結,幫你重新連結回自己。
我們不只是「談論創傷」, 我們會一起為你的身體和情緒創造空間,去感受、釋放、轉化。
如果你準備好想要感覺更完整, 更像「回到自己裡面」, 我會很榮幸,陪你走這一段回家的路。
溫柔地, Wen